正值九月,时值全国科普月与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之际,通辽市科协与内蒙古民族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紧密协作,聚焦人畜共患病及动物重大疫病防控,深入基层开展系列技术培训与养殖场科普活动,为通辽地区肉牛、奶绵羊产业健康发展注入科技动力。
本次活动以“科技服务基层,防控保障生产”为主题,依托内蒙古民族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王学理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在反刍动物疫病诊断与防控领域的专业优势,结合通辽市科协的基层科普网络,针对蒙东地区养殖场常见的疫病问题,开展了精准化的技术指导。团队先后走访多家规模化肉牛、奶绵羊养殖场,通过现场采样、临床诊断与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方式,为养殖户解答疫病防控难题,并演示了现代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
举办8场专题技术讲座,覆盖农牧民500余人次。在举办的专题培训中,专家围绕奶绵羊育种、常见疫病流行趋势及综合防控策略进行了系统讲解,内容覆盖病原检测、免疫程序优化和生物安全措施等关键环节,吸引了大量基层兽医、养殖企业代表参与。培训强调“防重于治”的理念,助力养殖场实现早发现、早处置,降低经济损失。
此次院协合作是科技资源下沉一线的生动实践,未来将继续深化与高校的联动,推动科研成果在养殖场落地转化,为区域畜牧业提质增效和乡村振兴提供坚实保障。
通过高校与科协的协同发力,通辽市在肉牛、奶绵羊疫病防控领域迈出关键一步。科技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正为内蒙古牧区筑牢一道坚实的“疫病防火墙”。
终审 | 马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