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普及 > 科技快讯

破坏臭氧层的“氟”,如何被人类逐步解决?

来源:通辽市科学技术协会 发布日期:2024-11-25 点击量: 0
字体:[    ]
分享到:
打印本页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团队突破“固态—固态”相变制冷材料研究的传统思维,提出“通过静水压驱动液—固相变实现制冷效应”(液态—固态)创新思想,在正构烷烃体系中获得室温庞压卡效应,为发展绿色环保的新型制冷技术开辟了新思路。

这一思路运用了物质相变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差。在制冷过程中,物质相变会产生大量的冷量,从而提高制冷效率,并且材料本身对环境几乎不造成危害。运用这种技术,我们就可以在制冷效果不降低的情况下大大减少制冷剂对环境的危害。

目前,中国正在开展最后一类ODS含氢氯氟烃(HCFCs)的淘汰和替代工作,并已实现2013年冻结、2015年削减10%和2020年削减35%的目标,正在向2025年削减67.5%的目标加速迈进。相信在第四代制冷剂的应用下,能够完成到2030年,制冷总体能效提升20%以上的目标,并积极响应双碳目标,为国际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来源:科普中国

网址:https://www.kepuchina.cn/article/articleinfo?business_type=100&classify=0&ar_id=54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