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普及 > 科普知识

白馒头、白米饭……米面等主食的颜色越白越好吗?

来源:通辽市科学技术协会 发布日期:2024-10-22 点击量: 0
字体:[    ]
分享到:
打印本页

有人认为精白米面营养价值高,这是缺乏营养常识的误解。从营养学角度讲,大米面粉并不是越白越好。

谷粒分为四个部分,由外向里分别是谷皮、糊粉层、谷胚和胚乳,它们的营养成分不尽相同,功能也各不相同。其中谷皮含有纤维素、半纤维素和矿物质;糊粉层紧靠着谷皮、含有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谷胚是谷粒发芽的地方,富含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另外还有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矿物质;胚乳是谷粒的中心部分,主要成分是淀粉和少量蛋白质。

经过精细化加工,谷皮和糊粉层会因加工而被去掉大部分,甚至被全部去掉,变成精米和精面(颜色较白),从而损失大量营养素,特别是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

在农村地区,食物种类比较少时,更应避免吃加工过精的大米白面,以免造成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尤其是维生素B1缺乏引起的“脚气病”。此外,精米精面几乎不含纤维素,而纤维素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增强肠道功能,有利于粪便排出;控制体重和减肥;有助于降低血糖和胆固醇;预防结肠癌等。

长期食用精白面和精白米不利于健康,可造成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不足。同时,过于精细的米和面对血糖的影响也比较大,精致的白米面GI值很高,特别容易消化吸收,十分容易升高血糖。假如长期摄入,对血糖调控是不利的。

从食品安全的角度讲,颜色越白的米面可能越不安全。加工精白米的出米率低,一般都在60%左右。那些不法商贩会利用陈化稻谷加工精米以牟取暴利。这些精白米流入市场,坑害了广大民众。

为了使面粉的“卖相”更好,面粉中可能添加了增白剂。增白剂作为一种氧化剂,会破坏面粉中的维生素。如果长期食用,易发口角炎、角膜炎、神经炎等疾病,甚至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积累性损害。过量食用还可能导致肝脏病变,易引发多种疾病。

因此,面粉、大米等主食并不是越白越好。大米,白面这些细粮固然口感风味更佳,但也要恰当添加一些传统意义上的粗粮,如小米、玉米、燕麦等,恰当添加一些加工精度低的米面,注重粗细搭配。


来源:科普中国

网址:https://www.kepuchina.cn/article/articleinfo?business_type=100&classify=0&ar_id=531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