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主要病原体为柯萨奇病毒和肠道病毒。
临床表现为发热、咽痛、咽峡部疱疹等。
具有传染性,夏秋季节高发,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
一般预后较好,大多数患儿1周左右自愈。-疱疹性咽峡炎病程经历几个阶段?
1、潜伏期:约为2-4天,多数情况下没有特殊症状,但是具有传染性,此时不建议经常去人多的地方,做好自我防护;
2、前驱期:以突发高热开始,24-48小时达高峰,体温可升至39-41C,伴头痛、咽部不适、肌肉疼痛等。婴幼儿常有呕吐、拒食,甚至发生高热惊厥,年长儿童及成年人常见严重的咽痛、吞咽困难、四肢肌痛、厌食乏力等。此阶段需要对症治疗,有发热者可以给予退烧药;
3、急性期:此时咽部可能会出现灰色小丘疹,24小时内发展为水疱和溃疡,其周围有一圈1-5mm的红晕,此阶段的皮肤受损通常出现于扁桃体前柱、软腭和腭垂。这阶段主要给予抗病毒治疗;
4、恢复期:溃疡在1-5天开始愈合,一般3天之内退热,症状消失。
来源:科普中国
网址:https://www.kepuchina.cn/article/articleinfo?business_type=100&classify=0&ar_id=531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