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会学术 > 学术活动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 助力科尔沁沙地治理

来源:通辽市科学技术协会 发布日期:2024-04-29 点击量: 0
字体:[    ]
分享到:
打印本页

为进一步增强保护生物多样性对科尔沁沙地治理重要性的认识,助力打赢科尔沁沙地歼灭战,在筑牢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上贡献科技工作者力量,4月28日,由市科协主办,通辽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协会、通辽防沙治沙暨沙产业协会、通辽市气象学会承办的“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 助力科尔沁沙地治理”学术研讨会在奈曼旗宝古图沙漠举办。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王玉龙出席会议并致辞,吉林农业大学二级教授图力古尔、包海鹰,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李玉强、李玉霖四位专家作主旨报告。三家学会会员代表,内蒙古民族大学和通辽职业学院师生代表,奈曼沙漠化研究站工作人员,志愿者代表和保护地代表近百人参加会议。


1

会议现场


研讨会分为开幕式、专家报告、学术交流、现场指导四个环节。

开幕式由通辽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协会会长齐广主持。王玉龙在致辞中强调,举办“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 助力科尔沁沙地治理”学术研讨会,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行动,也是助力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全力以赴推动“五大任务”见行见效的现实举措。既能为交流研讨沙地生态治理先进经验和前沿成果搭建交流平台,更能为我市提升科尔沁沙地治理能力,推动解决我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利用制约瓶颈问题提供宽阔思路,对于持续巩固沙地生态治理成果,探寻防沙治沙新路径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学会、协会能够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坚持办好学术创新研讨会,充分利用好我市的区位优势,不断拓展与区内外科技交流合作,进一步推动学术研究本土化、交流渠道多元化、学科学术影响扩大化,为我市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2

新书首发现场


在开幕式上,举行了《中国科尔沁沙地大型真菌图鉴》新书首发式。


3


在专家报告环节,图力古尔教授、李玉强研究员、包海鹰教授、李玉霖研究员4位专家分别以“科尔沁沙地大型真菌多样性研究”“科尔沁沙地生态环境演变与生态修复思考”“科尔沁沙地沙化土地治理和生态功能提升途径”“科尔沁沙地特色植物-刺榆的研究进展及开发利用前景”为题作了角度多元、内容详实、精彩纷呈的报告,既从宏观层面高屋建瓴地指出了科尔沁沙地治理与保护的发展方向和科学路径,也不乏微观层面的实践经验分享,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和现实操作性。

在学术交流环节,内蒙古民族大学兴安博士、萨如拉博士、郑庆福博士、田迅教授、董永义教授和通辽市气象学会高亚敏副会长紧扣市情实际,立足自身所长,围绕科尔沁沙地分别就小型哺乳动物多样性研究、农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形成与演化研究、入侵植物少花蒺藜草研究、野生花卉资源调查与保护及气候变化对科尔沁沙地羊草种群生长发育影响研究等内容作交流,分享研究成果和前瞻性思考,引起与会者共鸣。随后,各位专家学者深入宝古图沙漠进行实地指导。

通辽市科协将持续引领学会发挥作用,积极搭建学术交流平台,聚焦全市中心大局,提出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可行性的意见建议,充分发挥学术交流引领科技创新的作用,着力服务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通辽市科协 学会部  一审:翟欣璐 二审:王玉龙 三审:青格乐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