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普及 > 科普知识

南极东部冰盖下发现古代河流地貌

来源:通辽市科学技术协会 发布日期:2023-11-07 点击量: 0
字体:[    ]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图片来源:《自然·通讯》


科普时报讯(记者吴桐)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自然·通讯》最新发表的一篇论文显示,南极洲东部冰盖下发现了古代河流侵蚀地貌。这一地貌至少1400万年没有被触及。论文作者认为,随着气候变暖,这种情况可能会发生改变。

地球气候正在快速改变,温室效应让全球气候逐渐变暖。而南极冰盖蕴含着相当于60米的潜在海平面上升的水量,了解过去如何演变有助于在气候持续变化的未来,预知其发展并作好相应的准备。

探冰雷达可用于观测冰下地貌,判断冰盖在使用卫星之前的改变情况。论文作者和同事用卫星和雷达分析了奥罗拉-施密特盆地南极东部冰盖下的地貌。该盆地位于丹曼和托滕冰川的内陆。他们发现这里的地貌由3个被深槽分隔的河蚀高地块组成,距离冰盖边缘仅350公里。这些地块的出现早于冰川形成。当时河流流经这一地区,流向冈瓦纳超大陆解体过程中开辟出来的海岸线。冈瓦纳超大陆的解体还导致高地间形成谷地,然后高地才开始被冰川覆盖。论文作者认为,尽管间歇有过温暖期,但这一地区覆盖的冰在数百万年间基本保持稳定。

论文作者指出,气候变暖可能会导致至少1400万年来冰川首次消退到这一地区。这些发现增进了我们对南极东部冰盖过往历史的了解。


来源:中国科普网

网址:http://www.kepu.gov.cn/www/article/9a9636b165fb425da5bbdb66b6ebb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