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会学术 > 学会建设

关于库伦旗林果产业发展情况的 调 研 报 告

来源: 发布日期:2022-05-16 点击量: 13
字体:[    ]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于库伦旗林果产业发展情况的

调 研 报 告

 

  通辽市老科协  马琢      库伦旗老科协   韩凤林

(2022年4月)

   

库伦旗老科协在通辽市老科协的带领下,坚持主动服务大局,认真贯彻落实通辽市政府“果树进院”的精神,以“小科技园”建设为抓手,在发展林果产业的进程中坚持“走出去、引进来”,邀请专家、科技人员、开展培训、组织观摩活动等方式,充分发挥老科技工作者的技能和经验,通过示范带动作用促进了库伦旗林果产业的健康发展。现根据实地调查了解情况,形成了如下调研报告,有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库伦旗自然地理状况具有实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的优势

国家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以来,库伦旗生态建设发生根本性变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以以来,习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库伦旗委、旗政府带领全旗人民努力践行“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在获得“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全国小流域治理先进县”等荣誉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发展林果产业和林下经济,进一步加强绿色银行建设,推进绿色经济发展,释放生态红利,有效促进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库伦旗地处燕山北部山地向科尔沁沙地过渡地段,境内南部浅山连亘,中部丘陵起伏,北部沙丘绵绵,整体地势呈西南高东北低态势,全域总土地面积4714.11平方公里,北部沙区是流动半流动高大起伏沙带,黄沙肆虐,南部山区丘陵70年代水土流失严重,当时生态恶化,生产落后,生活困难,森林覆盖率不到10%,农牧林业科技贡献率非常低,人民生活吃粮靠返销,花钱靠贷款,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库伦旗委、政府带领全旗各族人民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一任干给一任看,经过几十年的奋斗,农牧林业大发展。其中,林地面积306.71万亩,森林覆被率达到32%以上,林草覆盖率90%左右,不但绿起来、强起来、富起来,还美起来。近几年,旗老科协以小科技园为总抓手,大力发展林果产业,全旗经济林果种植面积达到5万余亩。产果种类有桃、杏、枣、李子、苹果、葡萄、樱桃、香树梨、秋子梨、锦丰梨、苹果梨、文冠果等几十种果品。

塞外红苹果又称锦绣海棠、鸡心果,果品以口感香甜和外观通体紫红颇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同时库伦旗降雨量少、有效积温低,正适应生长,该果在大苹果没下来时该果就已上市,实现错季销售。在秋季上市时远销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以其绿色无污染著称,价格达到每公斤40元,成为各大超市紧俏果品,供不应求。同时推进“互联网+林果产品”,拓宽林果产品的销售渠道和途径,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良好的效益促使越来越多的农民种起了塞外红苹果树,目前,全旗现有塞外红苹果结果面积0.7万余亩,未结果面积800亩,塞外红苹果产业为农牧民增收开辟了一条新路子。

二、库伦旗林果产业发展基本经验及产生的效益

林场先试取得成功。选准示范单位和地块,库伦旗在2012年开始引进塞外红苹果树栽培项目,首先在位于境内中部丘陵地带的先进林场试点栽培了塞外红苹果树面积100亩。发展初期,苦于没有经验和技术指导,积极主动邀请通辽市林科院建立技术结对帮扶机制,市林科院院长和副院长,果树研究所技术专家多次深入实地指导。在专家的精心指导下和果农不辞辛苦地劳作下,首批试验的100亩塞外红苹果树到盛果期收入达到50万元。先进林场成功后,极大促动农民种植塞外红果树积极性,水泉乡地处库伦旗中南部,也是浅山区主动利用地缘优势率先发展塞外红林果产业,积极组织果农意向者到先进林场和我市乡镇场参观考察,并邀请辽宁省林研所所长伊凯研究员、通辽市林科院王宝侠副院长与果农意向者面对面交流,讲授塞外红苹果树栽培技术,积极发展塞外红苹果。

提质扩面全面铺开。首批塞外红苹果树栽植成功后,库伦旗及时进行经验总结和技术推广,进一步扩大面积,2014年在六家林场栽培696亩。2016年开始,在水泉乡几个村庭院、山沟内大力栽植塞外红。大范围发展以塞外红苹果树栽培为主的庭院经济,得益于通辽市林科院专家们的技术指导,补栽和扩栽面积逐年增加,目前,塞外红苹果树栽植已经扩展到无立木林地,仅水泉乡栽植70亩地的有4户,120亩地的有一户,全乡已经突破4000亩,正陆续进入盛果期。按照全旗经济林发展规划,三年内全旗塞外红苹果树种植面积将达到5万亩。其中:2022年计划发展2万亩,首批投资2000万元,种植0.64万亩,已开始实施。

庭院经济亮点纷呈。一是结合“小科技园”建设,形成主打产品—塞外红苹果。库伦旗在推进小科技园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农户庭院经济建设,市林研所王岩副所长,陈万忠工程师,旗老科协林果产业协会会长韩凤林亲自深入到小科园亲自指导林果产业和林下经济,在他们精心指导培训下,林下经济涌现出了一大批致富典型户。张玉庆是一位成功的果农,在果树上尝到甜头。他栽植过苹果梨树和锦丰梨树,听说栽植塞外红苹果树收益更大,一开始拿出了10亩地进行试栽,他虚心学习技术,用心经营,同样获得了成功,盛果期收获果实2.4万余斤,实现销售收入7.2万余元,亩均收入7200余元,又扩植15亩,计划还要栽植25亩,并提出今后收入主要靠栽植塞外红。董殿仪也同样发了“红财”,2017年他栽植塞外红苹果树53亩,盛果期收获鲜果7万余斤,销售收入20万余元;树间种植黑豆收获1万余斤,销售收入3.2万余元,平均每亩收入4500多元。聂殿武2017年在河湾地栽植塞外红苹果树20亩,坐果率在45%,采摘果实1万余斤,销售收入2.8万余元;树间种植蔬菜、绿豆销售收入1.4万元,平均每亩收入1800多元。席志强2017年栽植塞外红苹果树12.3亩,全部坐果,收获果实2.2万斤,销售收入6万余元;树间种植黑豆收获1500余斤,销售收入4000余元,总销售收入6.4万余斤,平均每亩收入5000多元。水泉乡有600多个家庭栽植了塞外红苹果树,50亩以上的有五家,呈现规模化发展态势。全旗将在丘陵地带继续扩大塞外红苹果树栽植面积,力争使塞外红成为库伦主打果品。二是积极探索创新,推进林粮、林果、林草、林药、林菌等产业协同发展。边家仗子林场探索在松树林下种植苦参2000亩。扣河子镇探索实践了在林下养鹅3万余只。经济林下种植有谷子、大豆、绿豆、二月芒等作物。集中连片面积较大的有库伦镇老虎洞村林下种植谷子350余亩,白音花镇林下种植绿豆200余亩,水泉乡林下种植绿豆150余亩,六家子镇林下种植大豆230余亩。此外,还利用已建成投入使用的日光温室大棚积极发展草莓、大樱桃、油桃、毛桃、葡萄等品种均已取得成功,发展前景也很可观。

三、库伦旗林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虽然库伦旗的林果产业发展势头看好,但在调查中发现仍然有一些问题和不足。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果农生产积极性还需进一步提高。部分果农经营果树的信心不足,短期见利思想明显,没有把林果产业做为主导产业来发展,还存在着重林下忽视林果产业长远发展三效统一和乡村振兴战略的远大目标。

二是尽管林下经济发展了,经济效益还需进一步提高。促进果树生长,果质提高还需加大各个环节的科技培训力度,部分家庭由于缺乏科技知识,导致水果质量下降,只能低价出售,有的损失严重。

三是产业链条还需进一步延伸。由于塞外红苹果是同期产果,大都是在秋季上市,保存期限短,导致价格低,无法长期大量保存,存在冷库保存量少和深加工企业匮乏的问题。

四是专业栽培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果农户多栽植面积大,但是缺少精品经营意识,多以副业心态管理,在机构设立和人才培养方面还没有到位。

四、库伦旗林果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为进一步增强林果产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应该将林果产业与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与农业产业结合调整相结合,与城乡统筹发展相结合,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以有效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一是广泛宣传动员,充分调动果民从事林果种植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强学习培训,通过座谈交流、实地观摩、远程指导等多种方式,积极组织开展参观考察和学习观摩活动,突出加大对最后一公里家庭经营理念,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进而提高果品质量,进一步增加经济收益。

二是多措并举,加快基础配套设施投资建设步伐,进一步促进林果产业提质扩面。进一步整合乡村振兴、城乡统筹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一系列资金和政策,通过利用国家投资和引进资助资金等方式,建设规范的水果储存冷库,以利于同期产的果放到冷库保存,延长保质期,避免愁卖或低价出售现象发生,增加经济效益的同时更能带动更多的农民参与到林果产业中来,进而扩大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三是延伸产业链条,引进或兴建果品加工企业进行水果深加工,就地形成终端产品投入市场。进一步增加水果的多样性产品,改变单一成果上市价格低位状态,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多渠道增加销售收入,既保证果品好又保证产品好,让农民没有后顾之忧,打造库伦特色林果深加工产品,提高库伦林果产品的知名度。

四是加强技能培训,建立乡土人才信息库,为林果产业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分期分批进行技术培训,加强人才培训的侧重性和针对性,培养一大批林果产业专精尖人才,树立精品意识,提高产业技能,进而提高产业标准,全面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各类技术难题,提高生产效率。

五是恢复林草局,设立林果产业办公室。有了专设机构,有专职人员研究推进此项工作,为林果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对工作开展更有利,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促进林果产业快速发展。